1.《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理论与实践
b.课内与课外
c.学习与思考
d.学习与行动
【答案】b
【解析】该句的大致含义: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这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故答案选b。
2.马克思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答案选d。
3.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格的含义。人格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故答案选a。
4.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答案】d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社会自我是在少年期基本成熟的。故答案选d。
5.7-11岁的学生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 )。
a.前运算阶段
b.后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成人)。故答案选c。
6.校外活动是指( )。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
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
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
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中,课外、校外教育这一知识点。考生需要区分课外和校外教育的概念。其中校外教育是指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而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课外教育。由于题目考的是校外活动。所以选择a选项。
7.支持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的经典实验是( )。
a.接竿实验
b.波波玩偶实验
c.水下打靶实验
d.量杯量水实验
【答案】c
【解析】贾徳的经验类化说的经典实验是水下击靶实验。故答案选c。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答案】b
【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准备环节,课外辅导、布置作业是辅助环节。故答案选b。
9.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中介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答案】c
【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等方面。题干中,在教育基本要素中,作为中介的是教育影响。故本题选c。
10.“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隐性功能
d.社会发展功能
【答案】b
【解析】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题干中说明了标准化教学的危害,体现出标准化教学的负面功能,这是可以预测到的,故本题选b。
————编辑推荐————
【预售】
【教育综合】